记得很早看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的西部片就发现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强烈的对比:平静下的杀机,暗流下的情感涌动,老爷子其实很早就树立了这种个人风格,即使是杀人,也绝不会大张旗鼓地来些轰动的铺垫,最多的是无声的对峙,你一眨眼,一声枪响,结束了。一切都似乎自然又突然地发生、结束了。虽然少了些大片夺人耳目的绚丽,但是却带来了更加震撼悠远的回响。
这部片子也是如此,科斯特纳唯一一次杀人就是在玉米地里除掉了伤害了男孩的同伙,也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。如果说Butch带走Phillip一开始是绑架的话,那么其后则逐渐成为了互相需要、互相成就了。Phillip成就了Butch内心想做一个好人、好爸爸的心愿,而Butch则成为了Phillip眼中一个完美的父亲:一个会让自己自由玩耍的、保护自己的男人。所以我妈才会在影片结尾看到Phillip掉头冲向Butch的感人一幕。Butch是一个坏人:他盗窃、殴打甚至抢劫、杀人,他的行事绝非合理正常,可是他也非顽石一块,对童年、对家庭的向往,是他的支柱,他也有梦想,明信片上的阿拉斯加就是他的目标。对他们来说
这部电影在没看完之前感觉有点荒谬了,看完之后更多的是沉思。
警探老叔为了让布奇远离布奇的酒鬼爸爸和妓女妈妈,“贿赂”审判官使得布奇可以在教养院度过更好的四年。本以为布奇对他的爸爸妈妈应该毫无亲情可言,可布奇至死都随身携带爸爸给他的明信片,中弹还和菲利普说他以前杀害过伤害他妈妈的人。布奇至始至终没有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,所以他至死都活在一个他编织的美好的家庭生活中。在他的网里,爸爸顾家且不会暴力(参考布奇对郊游男爸的评价和黑人一家请布奇和菲利普的故事情节)
整部影片中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处设定。
一是以台词呈现出来的,男主人公布奇载着菲利普行驶在公路上时,对他说这是一台时光机,“前面,是未来,后边,是过去,踩住油门,你就能快点到达未来,而踩住刹车,便能让他慢下来,停止,便是享受现在。”布奇将汽车比作时光机,将公路比作人生,以汽车的行驶代指人生的前行,在车上教导孩子,他小时候没能在自己的父亲身上感受到关心和父爱,便想在这公路上的旅行中,为菲利普带来父爱。
在影片的最后依旧出现了时光机和旅行,他说“我需要的是一台时光机
父母以爱之名,绑架了孩子,
绑匪借绑架之手,解放了孩子!
美好的世界,存在于梦想,
残酷的世界,呈现于现实。
我们所有对于美好的期许,大多只能寄托于睡梦后的乌托邦世界!
谁是好人,谁是坏人。往往没有那么绝对。现实的世界,大家都带着面具。面具的背后,有些人成了恶魔,但仍有人保持初心!
电影取名完美世界,越说明世界的支离破碎。人生越追求完美,越说明现实的残缺!
虽然看了两遍,可还是哭的稀里哗啦,呜呜呜,哭死我了。那些带着刻板印象的人,你们有真正了解愿意了解走近你们所谓的坏人吗,他们犯罪了是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承受相应的责任,你们做的所有事都是对的吗,你们会反思吗你们会惋惜吗,不会!你们只是一台台冷血的机器,执行着早就输入在你们脑子里的程序。
《完美的世界》大个子坏蛋与小个子纯真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lyzfgjj.net/YiFXq/id-1427.html